巴厘猫大全网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的世界级文化遗产

04-14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的世界级文化遗产

洛阳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和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而在这三大石窟中,龙门石窟又以其造像最多、规模最浩大位居三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在唐朝达到鼎盛,并延续到清末。历经十多个朝代长达1400多年的营造,龙门石窟拥有洞窟像龛2300多个、造像11万多尊、佛塔近80座、碑刻题记2800余块,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六公里处的伊河两岸,有东、西两山,我们是从西山这边的大门进入景区的。

春天来了,伊河两岸柳树翠绿。

贴一张网图方便了解地理位置。从下图可见东、西两山对峙,中间为伊河,远看像一个天然门阙,被称为“龙门”,石窟就分布在伊河两岸南北长达一公里的崖壁之上。

“龙门桥”横跨于伊水之上,在桥的双拱门上有陈毅手书的“龙门”两个字。

进入景区后首先来到“潜溪寺”,这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座大型洞窟,宽9米多,进深将近7米,为唐高宗时期所建。正壁为阿弥陀佛,左右两侧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下为“陈抟碑”(中间那个字念“tuan”二声,我也是上网查过才知道的) 。陈抟是五代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碑石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意思是要像开天辟地奔赴天边的神马,要像老子一样与众不同成为人中之龙。

继续前行,沿途可见无数洞窟,但雕像大都损毁得比较严重。

来到“宾阳三洞”,它是中国正史中唯一明确记载开凿原由,过程以及用工等内容的皇家石窟工程。工程始于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完工于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历时24年,用工802366个,后因为宫廷内乱而未全部完工,只完成了居中的宾阳中洞,南北两洞主体造像是在唐代雕刻而成的。

“宾阳中洞”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分别表示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穹顶雕刻巨大的宝盖,雕像非常精美,它创立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造像艺术特征成为北魏皇家石窟造像艺术“中原风格”的典范之作,引领了当时中原北方地区的开窟风潮与造像样式。

下图为“宾阳南洞”和“宾阳北洞”。北洞里的佛像是个网红佛像,佛像摆出酷似“剪刀手”的姿势,网友们被其吸引,纷纷称其为“剪刀手佛像”,其实它是一种佛教的“手印”。

沿途还有很多洞窟与雕像



这是“摩崖三佛龛”,唐朝武周时期营造。

从洞窟处下到地面继续前行

沿途见到两块奇石,左侧为“洛阳牡丹石”,右侧为“梅花玉”,石头上有漂亮的斑点和纹路,好似牡丹与梅花。

沿途所见小佛龛

来到“万佛洞”,它位于龙门西山的中段。洞内南北两壁雕刻着一万五千尊小佛像,因而被称为“万佛洞”。穹顶莲花藻井周围有一圈题记:“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

该窟分为前后室,后室正壁中间的塑像为阿弥陀佛,通高约4米,端坐于八角形高台座上,左右二弟子、二菩萨,主佛背光上部左右两壁上雕刻着众多供养菩萨,姿态各异,南北两侧壁上雕刻着密密麻麻的小佛像。

主石窟门外两侧各造一尊力士,孔武有力。可惜游人太多,拍不到一张完整的照片。

前室南壁来张近景。左下图为小佛像,右下图红色箭头处有一尊观世音菩萨像,高85厘米,面额残缺不全,身躯微成“S”形,这又是一座网红雕像。

单独来一张照片。这尊观音菩萨赤足立于圆形仰莲座上,左手提净瓶垂于体侧,右手执尘尾搭于肩上,姿态优美自然,是龙门中最美的观音像。据说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于1957年来龙门石窟参观时,仔细看了这尊观音像后触发灵感,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京剧艺术表演之中。

万佛洞旁边是唐代“双窟”,南北二窟并列,故名。

下图为“惠简洞”,是西京(长安)法海寺僧惠简为唐高宗、武则天等皇室成员所修建的功德窟。因洞内主佛和右侧弟子阿难面相酷似龙门卢舍那大像龛,又俗称为“小卢舍那大像龛”。

下图为老龙洞(唐),穹窿顶,窟内造像分布无规律,满壁共凿54龛,造像内容丰富。

“老龙洞”的旁边是“莲花洞”,北魏孝昌年间所建(公元525-527年),因穹顶雕刻着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据说南壁上方雕刻着一尊高仅2厘米的小佛,是龙门石窟中最小的造像,可惜距离太远看不到。

沿途一些不知名的雕像也非常精美,止不住一路拍过去。


站在西山上,可见伊河对面的“香山寺”。香山寺始建于北魏516年,武周690年敕名“香山寺”并重修,最后一次修建是2002年。

看完西山中部的洞窟群后,终于来到龙门石窟最重要的大卢舍那大像龛,像龛地势高,得登上台阶才会到达。

卢舍那大像龛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由当时的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于公元675年完工。佛像共有九尊,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两侧侍立二弟子,老者为大弟子迦叶,少者为阿难,两侧菩萨分别为普贤和文殊菩萨,南北两侧是威武的二天王和二力士。卢舍那大像龛雕刻精湛,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

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头部高达4米,面部圆润略带笑意,气宇非凡,据传与武则天的形象相似。

换个角度看

阿难与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边的迦叶像损毁比较严重

两尊金刚力士像破坏比较严重,面部看不清楚。


两尊天王体态夸张,栩栩如生,金刚力士和天王都是护法神。

站远一点看卢舍那大佛龛

俯瞰脚下的伊河

右侧有“伊河桥”与东山石窟相连

卢舍那大佛边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洞窟,有些佛像均已被毁,仅留造像底座的雕刻,也非常漂亮。

下图是“药方洞”,始凿于北魏,成于北齐,因甬道两侧刻有百余个药方而得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石刻药方。

再过去还有很多洞窟,若时间允许可以慢慢看。

龙门石窟的像龛中不少都有造像题记,记录造像者的姓名,年月以及造像原由,因而留下碑刻题记两千多块,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龙门二十品》。它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有隶书古朴刚健的风格,又有楷书端庄大方的神韵,是魏碑体的代表。





游览完西山石窟,走过“伊河桥”。

桥的一边是“龙门国家级湿地公园”

站在桥上望西山石窟

走到东山这边正面远观整座西山,山的东面密密麻麻都是洞窟,尤以卢舍那大佛最为醒目壮观。

龙门石窟自从建造以来就屡次受到人为破坏,尤其是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战乱,石窟遭受了疯狂的盗凿和破坏,导致许多雕像残缺不全,甚为可惜!

最后贴一张网图,它是通过数字复原后的万佛洞前壁“最美观世音菩萨像”。但愿借助高科技手段,会有更多的龙门石窟造像再现芳华!


大巴车可以带猫吗,有宠物包

刀币价格及图片大全最贵刀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