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正在悉心打磨雀笼的大师,名叫王玉生,非遗项目"扬州雀笼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40多年来,王玉生只专注做的一件事就是制作和复原宫廷鸟笼。历经20年的钻研与制作,16只早已消失的宫廷鸟笼,被他一一复原。
由他制作的一款象牙雀笼和雀碗,
被国家博物馆以百万价格收购珍藏,
是国内首个拥有这一殊荣的雀笼工艺大师。
这款象牙雀笼是宫廷风格的,
造型优美复古,雀笼底座镶金,
内饰也极其华丽。
雀碗则是仿照商代的青铜鼎,
按照五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作,
就连里面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的,
小小的细节之处,
也浓缩了中华千年文化。
王大师介绍,制作这样一款雀笼,耗时需要一年。在他看来,匠人不仅要有匠人的气质,更要有一颗匠心,只有在创作中不断创新,才能使传统的技艺更具生命力。
由他制作的宫廷鸟笼,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完成的。20多年来,他仅仅制作完成16个笼子,但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蝈蝈笼,都独具匠心。
“之所以能用20年时间来制作16只宫廷鸟笼,其实就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在支撑着我。”
毫无疑问,复原宫廷鸟笼的技艺是辛苦的,常常有人问王玉生,用半辈子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值得吗?王玉生的答案始终如一,值得。
“每制作一件宫廷鸟笼,既修复了一段历史、一段记忆,也‘复活’了200多年前的清朝宫廷鸟笼制作技艺。”
每天早上六点,王玉生就开始了一天的修复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全年无休。看似小小的鸟笼,却需要历经几百道制作工序,非常复杂。
制作鸟笼的材质十分讲究,
王玉生多用象牙和玉石、
红木等高档材质作为原材料。
严格筛选过的原材料,
首先需经过开、车两道工序,
来确定鸟笼主体部分的主要尺寸。
再经过乓、刨,
使原材料的表面达到绝对的平整,
从而奠定整只鸟笼的品质基调。
随后,将鸟笼所需的其余部件
在磨机上精细打磨,
以备之后使用。
在以上基础工序完成之后,
便可以开始进一步制作鸟笼。
王玉生制作的鸟笼没有使用一枚钉子,
全部是榫卯结构,
按古代建筑制作而成。
因为鸟笼个头很小,
雕刻时王玉生必须通过放大镜慢慢制作,
不同鸟笼的外在形态和雕刻花纹都大相径庭,
仅一个鸟笼配饰上雕刻的工艺,
就用到了镂空雕、圆雕、高浮雕、微雕等。
“做鸟笼是一个精细活,怎样把它做的精细,就要有耐心。是复原宫廷鸟笼改变了我的性格,心态变得更加平稳、沉静。”
鸟笼的配饰多选用乾隆、
嘉庆年间的古董珍品。
比如这只画眉鸟笼,
飞檐翘角,雍容华贵,
双龙祥珠的纹饰,
平添了一股皇家之气,
这只鸟笼曾拍出120万元的高价。
这只高脚绣眼鸟笼,
笼架主体为清宫廷风格,
笼顶四根站柱上有四只狮子盘球,
四周还环绕香草龙纹饰。
在此基础上,
又配以真实的古董文物,
镶上象牙,雕上篆书,
分毫不差的做工,
才得以复原宫廷鸟笼当年的形态。
这也是经王玉生之手的鸟笼,
能够价值百万的至关重要的一点。
王玉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钻研,将无数心血都倾注在复原宫廷鸟笼之上,哪怕历经困苦也不改初心。
如今已年近七旬的王玉生,还打算做出五六个品种的宫廷鸟笼,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多留下一些痕迹。
为了传承自己的工匠精神,王玉生先后收了数名徒弟,他还将自己毕生的研究都写在了纸上,以便后人看着图纸就能做出来,将这些艺术品和这门技艺永远流传下去。
王玉生橱柜里陈列的每一只精品鸟笼,都是王玉生毕生的心血。它们见证着王玉生20多年的辛酸和成败,也见证着每一段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