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历史悠久,关于其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宋元明清历代,崂山更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作为山东省经典旅游景点,崂山不仅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更是厚重。
崂山一游,更加了解到崂山从地球远古时代至今的变迁,感慨沧海桑田的变幻,作为一记。
“劳山”,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鱼藻之什》:“山川悠远,维其劳矣”。《诗经》郑笺作注,将其解释为:“劳劳,广阔”之意。
但对“劳山”的解释也不尽一致。有观点说该山雄险陡峭,上下行走,非常辛劳,故称“劳山”。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考证称,秦始皇到崂山时,劳民伤财,因此称为“劳山”。
《汉书·武帝纪》中还有“不其山”的称号。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王献唐在该山北部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远古时期该山北部生活着“不族”和“其族”两个部落,地以族为名,山也以族为名,称不其山。
另外还有“劳盛山”、“牢山”等称呼,与中国古代星象学有关。古人认为天人合一,认为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人与地区有对应的联系,在三十六天罡星中,天牢星与此山相对,故以“牢山”名之。
“崂山” 的称呼,则到了唐高宗时期,后来沿用至今。
崂山是道教名山。目前,崂山山区内尚存的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大崂观和太和观。
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巫师在崂山修炼,唐、宋两代崂山道教开始兴起,到了元、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代时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的又一处圣地。
元代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曾在崂山修炼。他看到崂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就像巨鳌雄踞于东海万里碧波之上,遂作诗:
“陕西名山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
成吉思汗曾经敕封邱处机为国师神仙,让他掌管天下道事,众道奉师之意,称此山为“鳌山”。
崂山道教起源于王重阳所创的全真派,经邱处机发展壮大。邱处机、刘处玄、李志明、徐复阳、张三丰、孙玄清、耿义兰、齐本守等著名道人,都曾在崂山受皇帝敕封。
崂山(曾名牢山、鳌山等)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是道教佛教胜地。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其主峰是中国海岸线的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低错落,海拔高差近1000米,秀峰奇石参差不齐,面貌峥嵘,雄伟奇特。
崂山矿藏丰富,明代黄宗昌《崂山志》中仅记有试金石、绿石、文石及五色石等,到了清代的《即墨县志》,发现的矿藏资源更将丰富,有试金石、高山石、绿石、海绿石、五色石、田横岛石(可琢砚)、錾子石、墨晶、茶晶、紫石英、马蹄石等。
崂山山区的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兽类、鸟类、鱼类和海洋生物类等物种众多,且历史悠久。
据《元史》记载,古代崂山有虎,已绝迹。到了清代,崂山的动物资源愈发丰富。清代的《即墨县志》记载:
“狼较多,另有野猪、狼、兔、狐狸、野猫、鼬鼠等动物,深山内白昼可见。”
夕阳下的崂山,是山边的巨石堆积,石壁上是夕阳的光,黄色砂砾岩变成油画般的背景。
林间山风,松涛似海,远处山石映射着夕阳的余晖,天边是余霞成绮,林中吹来海上的风,海上是星星点点的渔火。
天更加黑了,夜幕笼罩,抬眼是斑点的星,天上有云,远处有山,山间松涛,来自海上的风浪。抬头可以看尽漫天绽放的星星,海风吹拂,杂质过滤,仿佛举手可摘星辰。
松涛阵阵,路边是陡峭崖壁,崖下是汹涌的大海。山中的夜晚降临的很缓慢。首先是太阳西斜,诗意地洒出它的光辉,映照在一切能够存留的事物上,于是远山、石壁、松林、大海,全都披上橙红的光。
但太阳不断西沉,光影减退,只留下天边红霞,云卷云舒,余霞成绮。
站在山顶的道观向南边望,是海天相接的线和深沉湛蓝的海面,海面向上凸出来仿佛要连到天上似的,终于还是囿于地心引力向另一处地表蔓延。
太阳终究还是要西落,就像它仍然要升起,但是仍不死心将最后的光芒投射,向昏沉的天上抛出最后的几缕光芒,然后落幕,为一场盛大的狂欢开场。那是山中夜晚的宏大序曲,夜,才刚刚开始。
山间是偶尔的鸟鸣和树叶摇曳,不知不觉间走向了绝少人处,路上还能看到松鼠,窜跳着向树的高处消失。地上是道士或者山中人家种的不知名作物,一排一行整整齐齐,林间有经营者们留下的草棚。
如果夜晚登崂山,可以看到海上的渔火,和远处波涛汹涌的海岸,以及在夜色中变得舒缓的悬崖。
晚上的崂山,山门下等待的班车以及游客,熙熙攘攘,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尘世。
当你走出山门,也许还记得山间微冷的风,生于石缝的松,还有从海平面到高空的距离,还有身边这一群青春的人。
我热爱孤绝寂寥的时光,也热爱世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