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提起“三孔布”,泉界如雷贯耳,是公认的古泉五十名珍之一。2010年5月11日在中国嘉德春拍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经过近40次激烈竞价,最终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钱拍卖新纪录。坊间有一种说法,没有收藏“三孔布”的人,不能称为钱币收藏大家,每种“三孔布”都有一部传奇。
据说“三孔布”种类超过三十多种,数量应该有不少,但目前发现的“三孔布”确实不多,可遇不可求,连大型博物馆都难以见到,网上也少有清晰三孔布图片的,但市场仿品常现。为信息共享,将手中几枚“三孔布”挂上,供泉友研究评判。这几枚“三孔布”属于较为多见的品种,经X荧光金属检测仪多点检测,为铜铅合金。因古代合金内部多不均匀,又是带锈检测,误差也大,平均值含铜约为51%,铅为约43%,还有其他成分,为高铅合金。出自中原边际,生坑,原锈未除,流转知迹,传承有序,可供参考。
“三孔布”是春秋战国时期首次在钱体上记铸地、记重量的钱币,分大小二等币值,大者一两,小者十二朱(铢),因钱体有三孔,故俗称“三孔布”,由圆首圆肩圆足布发展演化而来。大者一般长6.8-7.6cm,重12-19.5g。小者一般长5-5.6cm,重6-9g。三孔布的铸地,有赵铸、中山铸、秦铸三说;根据其出土区域、地名、形制等因素考证,目前倾向于赵铸说。国内出版物也有图形介绍,不仅有“三孔布”,还有“单孔布”(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三孔布的形制和圆首圆肩圆足布相似,但在首部及两足穿孔,故习称为三孔布,其铸造国别有赵国、秦国、中山国三说,铸行年代亦有公元前四世纪、三世纪的争议,分歧较大。自清中期始入谱录后,无论残、全均被视为泉中珍品,得以获藏者如清代张廷济、陈介祺、鲍康、刘鹗,民国时张叔驯、方药雨、陈仁涛等人,均为当时赫赫有名之收藏家,无不视若拱璧,惟藏品后来大多流散海外。目前所知收藏三孔布最富者为日本银行,国内除少数公立博物馆外,私人收藏寥寥无几。长期以来,鉴藏界多认为三孔布是“三晋布币中最稀少一种”、“实物多已湮没无闻,保存在私人手中或文物部门的也寥若晨星”。
三孔布币面纪地名,据学者研究,“下阳”在今河北省宁晋县东北;币背纪重量“两”或“朱”,间纪数字,分为两种币值,大者一两,小者十二朱(半两),目前发现以小型居多,1983年山西朔县首度考古出土的“宋子·十二朱”和国内各公立博物馆藏品,亦均属小型三孔布。
。